十个月内在线炒股配资平台,一架传统的战斗直升机完成了令人瞩目的改造。
2025年10月13日,在美国陆军协会(AUSA)年会上,西科斯基正式发布了S-70UAS “U-Hawk” 无人直升机。这款机型源自UH-60L黑鹰直升机,但已经被彻底重塑为全自主的无人系统。
乍一看外形,你可能会怀疑这还是不是熟悉的黑鹰。原来圆润的驾驶舱被彻底移除,机头处改成了类似三瓣大口的“蚌壳式”舱门设计——两扇舱门向两侧开启,允许在旋翼仍在转动时直接装卸物资或放行车辆,形成了一个可快速出入的坡道。
展开剩余75%这次改造的关键在于思路转换:既然变成无人机,飞行员和驾驶舱就没有必要保留。西科斯基把驾驶舱、机组座舱和相关飞行控制设备全部拆除,腾出的空间使机内体积增加了约20%。换言之,机腹直接变成了一个更大的货舱,最终比传统黑鹰多出约25%的货物容积。
更多的空间带来了更多的用途。在展会现场,西科斯基演示了“猎人狼”无人作战车辆从该机舱门的坡道上缓缓驶下,过程稳当、迅速,直观地展示了改造后的投送能力。尽管类似的装卸理念在欧洲已有应用,美军此前并未将黑鹰这样改造,原因是黑鹰传统上定位为运人平台,而运载车辆的任务主要由CH-47“支奴干”等重型运输直升机承担——支奴干的货舱宽度可达2.5米,最大载重约12吨,能承担更重型的运输任务。
随着无人作战系统在美军中普及,这种既有人力分工开始显得吃力。美国陆军正在部署大量无人作战车辆,并计划在旅级部队普及无人系统——目标是超过600辆无人作战车辆。当需要在前线投放数百台无人车辆时,单靠少数重型运输机显得效率不足,因此有人想到把轻型的黑鹰也改造成“空中物流车”。
无人鹰采用了西科斯基的MATRIX自主飞行系统,整套系统可以通过一台平板电脑控制,实现从起飞、飞行到降落的全程自主操作。西科斯基给出的性能数据显示:机内有效载荷约3175公斤,吊挂载荷约4080公斤,总计最大有效载荷可达4540公斤。按这些数据,无人鹰能携带一个标准的HIMARS(海玛斯)火箭弹药吊舱,或两枚NSM导弹模块,这说明改造确实提升了运载能力。
但也有现实问题需要面对。西科斯基自身强调,这是一种过渡性方案,很多功能还在验证阶段。当前的控制演示仅通过一台平板电脑进行,这在概念上方便,但把一台平板作为远程或自主控制整架十吨级直升机的唯一操控界面,从抗干扰、通信安全和实战可靠性角度看仍有不少疑问。能否在电磁干扰、网络中断或敌对环境下保持稳定运行,是能否真正投入前线的关键考验。
首飞计划定在2026年,意味着现在的无人鹰更多是样机与概念验证,能否走向批量服役还需时间检验。这也反映出各国在装备发展路径上的差异:有些机型从一开始就为运输和投送预留了尾舱门与坡道,使其天然适合投送无人车辆;而像黑鹰这样的设计原本偏向载人,改造虽快但也受限于原始设计框架。
总体来看,西科斯基对老装备大胆改造的思路值得关注。战争形态在变化,不一定每次都要从零开始造新机,把现有平台快速改造以满足新需求,是一种务实选择。然而,从花样展示到实战落地还需要跨越很多技术与可靠性门槛:指挥控制的抗干扰性、自主系统的鲁棒性、维护与后勤成本,乃至在实战环境下的生存能力,都是必须踏实检验的环节。美军急于弥补无人投送短板可以理解,但若要把这种改造转化为真正的战斗力,仍需多年反复测试与验证。
发布于:天津市大牛证劵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